麻花天美星空果冻糖心

新闻报道

【“应用型”大家谈】练成:贯彻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 培养新型应用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

来源:预防医学系 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08-30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实施“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明确了“全民健康”的目标任务。公共卫生以人群的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身心健康为使命,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困扰叁年的新冠病毒感染凸显了公共卫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明确指出“坚持以预防为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公共卫生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公共卫生学科专业范畴和服务范围也在大跨度、大幅度拓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生物医学。公共卫生学科专业渗透拓展并服务于工程、环境、管理、法律等更广泛的领域;同时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也融入、吸纳了理科、文科、工科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支撑发展。现代公共卫生学科专业已实现“大卫生”的历史性跨越,不再以行业性、小学科为特征,而是事关大国计、大民生的大学科、大专业。

为应对人类健康新需求,国际上提出了“公共健康3.0”的概念,强调健康因素的多元性、健康促进的社会性、健康服务的社区性,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服务向着多方面综合化的健康服务升级跨越,向着全社会广泛参与支持人群健康的系统化服务升级跨越。我国公共卫生发展新定位契合、顺应了国际社会公共卫生发展新理念新趋势。

高校承担着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的供给侧。要把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作为改革重点,深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改革。不断培养医防融合的新型应用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地方本科医学院校受到资源平台、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等方面的限制,如何结合新时代对公共卫生人才的新要求,找准自身定位与目标,培养适应国家需求,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人才,要有创新思维和解决的办法。

明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与健康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甘肃、辐射西部、面向基层、服务民生,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健康中国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行业的基本要求,能够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环境监测部门、食品与药品质量监督和检验以及劳动卫生监测、医疗机构等部门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监测人群健康状况、疾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执行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研究和实施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深入领会岗位胜任能力的新内涵新要求

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的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既需要防控结合、防治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又需要能调查、懂现场、能应急的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特别是疫情后时代对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公共卫生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和奉献精神。二是除了传统公共卫生与临床知识,还应具有社会与行为科学、法律法规、卫生管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知识。叁是除了具有临床基本技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卫生、营养和环境调查处理等多方面能力外,还应强化传染病防控快速处置能力。四是具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掌握与健康需求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技术。作为地方本科医学院校,要深入领会岗位胜任能力的新内涵、新要求,并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根据自身实际,广泛调研,与时俱进,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方面对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公共卫生基础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公共卫生专业人才。

深化教学改革,塑造现代公卫专业教学体系

改革核心知识技能课程体系。本科人才培养要优化生物医学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具有较大公共卫生意义的疾病有临床识别和基本处置能力。要扩展公共卫生相关知识领域,增强环境、工程、社会等学科领域的知识素养。要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公共卫生政策、管理基本架构和运行模式,具有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能力。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全球公共卫生视野和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要加强职业精神培养,使学生热爱、专注、执着、奉献于公共卫生事业。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推进问题和案例导向的小组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要积极推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考试评价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发现、研究和解决公共卫生现场问题、突发问题、复杂问题的能力,并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公共卫生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硬核能力。公共卫生专业要借鉴临床医学专业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一整套制度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结合专业实际,加快建设形成保障实践教学的体制机制。要精选、建设并认证挂牌一批高水平的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长期稳定、紧密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要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在实践教学基地评聘一批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专业教师。国家要组织力量建设“公共卫生重大事件案例库”,并每年制度化地组织全国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大赛。

建立国家公共卫生学科专业认证制度。我国已制定了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应参照我国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建立起公共卫生专业认证制度,对所有的公共卫生专业开展周期性认证,以此有效促进每一所学校公共卫生专业教育依照“国标”找准定位,增动力、强建设、促改革、提质量,加快发展。

构建“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利用我省及周边区域资源优势,构建教-科融合、校-地融合、专业-产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优势科研资源以新课程、新项目等形式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教授全员参与教学,并将科研前沿融入课程教学和“双创”实践,科研平台全面向本科生开放,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结合地方发展需求,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者传染病医院形成联动机制,在共建共享资源平台、师资培养培训、项目合作、人员交流等方面深度融合。将专业与产业结合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鼓励入驻科技园、服务卫生医疗机构,培养学生专业服务产业发展思维。(作者系麻花天美星空果冻糖心办公室主任、预防医学系主任)